特朗普政府对铜进口启动国家安全调查,并宣布拟对进口铜加征25%关税的消息,无疑是本次铜价上涨的“催化剂”。这一政策不仅引发了美国制造商和贸易商对成本上升和供应链混乱的担忧,还促使企业提前开启囤货模式,推高了全球铜短期价格。美铜与非美铜之间的价差不断扩大,跨市套利驱动下,“抢铜潮”应运而生,全球铜库存向美国转移。
根据Mysteel 3月24日的调研数据,中国电解铜社会库存降至33.65万吨,保税区库存由二月底的不足5万吨,累库至11.65万吨,累库幅度超134.4%。同日LME铜期货库存也由2月19日的27万吨降至22万吨,亚洲LME仓库的铜提取量飙升至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预计未来几周将有10万-15万吨精炼铜抵达美国港口,若全部在同一个月内到达,可能超过2022年1月的历史纪录。高盛预计,未来几个月美国铜进口量可能翻倍,三季度美国铜库存可能暴增至40万吨,占全球铜库存的半壁江山。
从供应端来看,全球铜矿供给仍然紧张,供应扰动频发。例如,3月25日嘉能可旗下的智利阿尔托诺特(Altonorte)冶炼厂因熔炉故障停产,产能约34.9万吨,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而此次停产正值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抢先征收潜在关税之际,其减产预计会加剧全球精炼铜市场的供需紧张。
铜矿现货加工费(TC)持续下滑,目前已经降至负20美元以下,说明原料市场紧缺依旧,导致冶炼企业生产利润受损,一些冶炼厂已经宣布减产检修,这进一步压制了铜的供应,强化了市场对于供应端风险的担忧。
从需求端来看,国内进入消费旺季,下游行业需求明显回升。铜的社会库存近期出现明显下降,显示下游消费转暖。具体到终端市场,汽车与家电受益于政策补贴仍维持较高排产,新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上网电价机制调整刺激了上半年光伏项目的抢装潮,进一步推高了上半年对铜的需求。
大宗商品市场回暖,资金加速流入商品ETF。大成有色ETF(159980)连续14天净流入,显示投资者对有色金属的配置需求增加。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反复调整及美元波动,间接影响铜的金融属性,推动短期投机资金入场。
美国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如关税政策)及欧洲地缘风险,加剧市场对供应链扰动的担忧,推高铜的避险需求。市场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在短期内对铜价产生显著影响。
美国PMI重回扩张区间、多国央行的宽松政策、近期发布的中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以及政策端稳增长促消费持续发力、地缘政治冲突等宏观环境均对铜价形成利好。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将带动铜需求的持续增长,为铜价上涨提供坚实的背景支撑。
短期来看,关税落地前,库存转移与投机情绪将支撑价格,但高基数下涨幅可能放缓。不过谨防美联储突然加息,可能会使铜价降温。中长期来看,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铜在储能、电动车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将支撑需求。铜矿投资周期长,新产能释放缓慢,预计2025年全球铜精矿短缺量约20万-30万吨,精炼铜市场维持紧平衡。因此,铜价有望进入一个结构性的上涨周期。
铜价的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税政策、供需关系、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铜价的飙升。未来,铜价走势仍将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_五一吃瓜网最新官方入口">
X